咨询热线:
189 5942 2282
现在时间是:YYYY年MM月DD日 H:mm:ss dddd
设为首页
|
点击收藏本站
首页
关于我们
霞浦摄影
霞浦旅游
霞浦摄影6日团
霞浦滩涂摄影专业接待
霞浦东方摄影旅游网
手机访客点此访问本站...
牧鹤:霞浦印象
来源:
|
作者:
牧鹤
|
发布时间:
2020-06-28
|
734
次浏览
|
分享到:
庚子仲夏,大疫趋缓,客居霞浦半月。其间,乘兴游走,观山赏海,尽览美景。惜极不适湿热暑气,来去皆匆忙,未作深入游览。且依北人目光,记下片语只言。
南太姥
受琴友所邀,赴三沙制高点南太姥一游。自小皓出,驱车沿海蜿蜒向前,下方为海,其上乃山。远观水天一色、舟船云集,近看山体植被丰茂、芦絮飘扬,竟有流水成瀑一泻而下,蔚为壮观。过镇区,即往花竹村方向辗转上行。山径颇陡峭,人车俱不易。至南太姥山顶平台处,房舍仅一栋,背山面海,左有山色苍翠清溪潺湲,右有报德禅寺斗拱飞檐、殊胜庄重,“山房”之誉名实相符。与友拾阶信步而上,至寺之高台,俯瞰海域群岛,辽远苍茫,群山如黛,碧水浩浩,四野景观各不相同。近旁则群花嫣然,草木含露。此时,急雨初歇,主人盛情,余等五人安坐山房石桌,背对泉溪,沏以乌龙单丛,一时竟心沐清风、静穆肃然。
下水村
喜崇儒,首爱其名,极文雅,余近岁多至。至崇儒境,道路曲折伸向群山深处,路径两旁尽皆茂盛葳蕤之草木。最喜夏雨淅沥,遇此山间便有云雾缭绕,恰如薄纱拂风般灵动。胜景当前,驱车山中行,径奔云中去。
沿大路缓行十数公里,身心早为山峦溪谷翠色所陶醉。正思如何驻车览赏山景,恰遇一岔口,未作多想盘桓而上,误入一名作“下水”之小村。仅数十户人家,房舍多为典型砖木结构,斑驳古旧,点缀于群山脚下。鸡舍茅篱,颇为扑拙,其旁花树芭蕉若干。一路之隔,门前即水田稻塘,竟有一垄青莲,亭亭玉立,碧浪摇曳,早开之荷掩映其中,妍然卓绝。山雨时有时无,细密雨丝落于水田,如镜水面即微澜次第盛开,迅即连至一片,颇有意趣。农人头顶竹笠,荷锄归田劳作。偶或,炊烟袅袅,自屋舍上方飘成青蓝玉带,又渐归晕染于天穹。此田园风光,堪比水墨画卷,不忍离去。
圣寿寺
自下水村出,再沿山径上行,至坪园茶山。此处海拔已较高,来时山雨正甚,虽无滂沱之势,却密雨淋漓,草木叶尖水滴晶莹,苍翠可人。
原欲茶山小憩,奈何雨大,然游兴正盛,遂驱车深入谷底,来至一寺前。此寺名“圣寿”,坐于两坪山间,仅一殿一堂,倒也袖珍微妙。殿后有放生池,山泉水系经竹管引至池内,尺余锦鲤懒散游弋,颇似老者闲庭信步。
寺仅一僧,唤“菩方”,年岁尚轻。彼清癯热情,衲衣飘拂,芒履安然。僧邀内室茶叙。交谈得知,乃余中州同乡,至此山间已十载。想此僧每日在此清修持诵,嚼菜根,读贝叶,吃山茶,悟禅理,虽蛰居山寺茅棚,却同样荷担如来家业,续佛慧命,令清和法音佑庇这一山乡百姓。余不禁慨叹:寺之毓秀,何在大小;法之弘传,何在远近。细观,此寺绝无名刹古寺之香火鼎盛、殿宇宏伟,只佛前馨香一炷。殿旁两块水田,左侧遍植花卉,此时开张正盛,倒契合“花开见佛”之喻;其右种植豆角、芋头、辣椒、西瓜等果蔬,亦正契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”之警。日色近晚,少人声而多鸟语,山寺更显寂静空灵。
返县城,心俱空寂,唯山寺灯火如豆,闪耀余心。
街巷深处
首入当地民居,沿街巷深入,两旁房屋紧密狭仄。透门而瞰,内中若有庭院则别有洞天。街巷小路如羊肠般蜿蜒向前,极深入,又极杳远。墙角多生绿苔,皆因此地靠海湿潮水气严重之故。此景,与余在岭南佛山、中山及至潮汕平原一带所见民宅多不同,似更紧密,又呈现当地习俗风物之元素,尤以破旧木制房舍为明显,岁月痕迹尽现。
入得其中,为一师长琴社所在。虽为民宅,倒也干净讲究。入厅玄关处颇大,陈列物品乃乡间石器,多为石杵、石柱础等实用器,拆放置于此,则别具情趣。略之一瞥,石杵盛水,澄澈一潭,但见金鱼浮游其中,水虽浅显却自得天地,境界、意趣兼具。
琴社素雅简净,几帧写意小画悬于壁上,翰墨淋漓,尽显雅趣。有琴友内间习练琴曲,泠泠弦上音,多添清凉意。外间则为茶室。老榆木书桌兼做茶台,其后方格陈列各式茶器杯皿,聚于一起则气象卓然,各具风味意趣。主人乃细心人,随手一片碎瓷摆于茶台,既是景致又是文化,更是匠心。听言,瓷片多为水库见底时所捡,花纹釉色精彩纷呈,甚至款识依稀可辨,其后自然蕴藉昔年光景故事。与之交谈,悉当地籍书画名家风采,又聊及嫁娶婚丧等民间习俗,兀自慨叹中华之广博、南北之殊异,又感先民敬天畏地、崇尚自然生灵之好德。琴社一行,虽来去匆匆,却收获颇丰,聊叙畅然。
上一篇:
林型浒:霞浦籍漫画家......
下一篇:
保护霞浦古文物,我们......